居民存款是指由个人和家庭储蓄而形成的持有银行存款、储蓄证券等金融资产,而居民存款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最新消息,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并且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那么究竟钱去哪了?
究竟钱去哪了?
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份银行季末考核时点已过,根据季节性规律,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导致当月住户存款余额下降的可能。4月份理财规模重回增长,也暗示了这种可能性。
居民存款减少说明什么?
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财政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说明一方面居民和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受到破坏,信用扩张的能力下降,甚至被动缩表,另一方面“放水”的力度并不低,政策面仍然是宽松的导向(甚至不断加码),但流动性猪留在财政和金融体系内,并未充分、高效地渗入实体经济的循环,也没有充分、高效地成为居民的收入,经济内生动力虚弱,需求疲软。在学理上讲就是“乘数“出了问题,而体现在CPI上则是通缩。三月份数据出来的时候“通缩”还是一个颜受争议的结论,但在四月CP环比下降的背景下,通缩成了越来越清晰的现实。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