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系商品包括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焦煤、焦炭和铁矿石等,并且黑色期货市场是中国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国内钢铁行业和相关产业链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价值发现的重要场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衍生品,期货交易具有相应的风险,而黑色期货整体暴涨,钢市要变天了吗?暴涨原因是什么?
暴涨原因是什么?
驱动因素 1:利多消息提振市场情绪
首先是唐山丰南区发布 2023年粗钢产量平控通知。钢材受此影响,上午率先拉涨。在全年产量平控的预期下, 1-4月份河北增产较大,也意味着后期环比减幅较多。考虑河北主要是板材产能,热卷受此影响,走势强于螺纹。
其次是焦煤的两个利多消息。一是市场消息传 288口岸日通关不超过 8万吨;二是内蒙对 30个煤矿撤销核增(减少 2355万吨),恢复原产能 2655万吨。两则消息影响焦煤供应有减量预期,导致焦煤价格盘中拉涨近 7%。
驱动因素 2:黑色金属估值回落,空单离场,从盈亏比角度盘面更容易上涨
在弱需求背景下,钢材是成本定价。经过 4月份的下跌,铁矿石已经接近 90美金非主流成本价格,同时焦煤已经回落至 2019年 1400-1200元区间。对应钢材的成本在 3500元左右。虽然钢材基本面偏弱,但价格跌幅已经对弱需求交易较为充分,黑色金属估值回落,进一步做空空间不大。如果钢价要跌破 3500左右价格(去年低点),是市场交易需求同比下滑预期,在中国经济复苏框架下,二季度跌破去年低点的概率不大。
钢市分析
今日钢市总体小幅上涨为主,期货对现货带动效应增强,多地报价较周六继续提高,部分建材钢厂也上调了出厂价20-30元。
粗钢压减政策再度为行情注入动力。与前期的压减政策不同,以往都是钢厂自发的经营性减产,一直不被市场看好,减产效果有限。但这次是官方减产的定位,相当于给市场吃了“定心丸”,即便按照平控政策目标,如果执行到位,减产的空间仍然很大,面对钢市二季度以来的供需矛盾,给了市场较强的改善预期。一早从唐山开始、之后是湖北、江苏等地均有钢厂反馈收到平控通知,还要求产量不高于去年。回顾2021年开始的严格限产,当年粗钢产量下降了3000万吨,2022年下降了1700多万吨。今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增加1500万吨粗钢,按这个算的话,粗钢日均从1-3月份的291万吨下降到273万吨的当量。所以从平控的角度来看,粗钢产量有下滑的预期,对于市场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顺着减产的线路梳理,产钢大省的动向需要格外关注。在去年绝对增量比较大的几个省里,1-3月河北省同比超产1002万吨,增幅21.47%。福建同比超产268万吨,增幅41.94%。山东省超产230万吨,增幅13.76%。唐山1-3月粗钢累计产量同比增加797万吨,增幅高于河北全省。不过,政策是全年压减,压减周期比较长,企业产量的调控节奏可以相对灵活,并不是5月份产量立刻有大规模减产。从时间上看,减产是利多成材供需关系的,但短期内,市场情绪和预期受减产影响略大。
免责申明: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