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质押贷款是一种贷款形式。它的利率通常比其他类型的贷款低,因为贷款机构能够通过抵押物来降低风险。那么质押贷款是什么意思?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质押贷款是什么意思?
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特定动产或权利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方式。质押物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出质人必须依法享有对质物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并向银行书面承诺为借款人提供质押担保。质押贷款的程序包括签定认购书、办理申请、货款审查、其他法律手续及贷款的发放等步骤。借款人需具备一定条件才能申请质押贷款,如必须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注册的企事业法人、产品有市场、有按期还本付息能力等。不同类型质押物有不同的质押率限制,如以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本票、存款单、国库券等有价证券质押的,质押率最高不得超过90%;以动产、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商业承兑汇票、仓单、提单等质押的,质押率最高不得超过70%等。借款人需提交相关资料申请质押贷款,包括信贷业务申请书、借款人和出质人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等。
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有什么区别?
1、提供的担保物品不同:
抵押的担保物通常为不动产,质押则以动产为主。
2、占管形态不同:
抵押不转移对抵押物的占管形态,仍由抵押人负责抵押物的保管。质押改变了质押物的占管形态,由质权人负责对质押物进行保管。
3、留置效力不同:
抵押只有单纯的担保效力,而质押中质权人既支配质物,又能体现留置效力。
4、处置权不同:
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债权人对抵押物不具有直接处置权,需要与抵押人协商或通过上诉由法院判决后完成抵押物的处置;而对质押物的处置不需要经过协商或法院判决,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债权人就可以进行处置。
免责申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