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养老金是一种经济福利。它的发放通常是根据个人的工作历史以及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来确定的。在工作期间,雇员和雇主通常会分别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用,用于建立养老金基金。退休时,根据个人的缴纳记录和相关的计算公式,确定养老金的金额。那么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哪五种人可以补发5年养老金呢?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
养老金的领取金额计算方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这里的缴费工资指数是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的基础养老金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基于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进行计算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不同而不同,比如5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95,5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70,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等。
综合以上两部分,就可以得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总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养老金的计算中,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同时,退休年龄也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从而影响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金额。
哪五种人可以补发5年养老金?
可以补发5年养老金的五种人有退休中人、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参加了城镇职工社保的退休人员、特殊人群、当年度社平工资公布前退休的人,具体如下:
1、退休中人:2014年10月1日,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因此,在改革之前参加工作,改革之后退休的人,就属于退休中人。而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要高于老办法,就会有十年的过渡期。也就是说,退休中人会在第一年补发高出养老金的10%,第二年补发高出养老金的20%,以此类推,不过具体政策还应当以当地规定为准;
2、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如果养老金在进行调整后仍旧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水平,那么就会通过补发养老金的方式来让养老金达到标准水平;
3、参加了城镇职工社保的退休人员:包括企业退休人员、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灵活就业退休人员;
4、特殊人群:包括残疾人、贫困人员、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家中有子女、有参加革命经历的人等;
5、当年度社平工资公布前退休的人:养老金计发基数的计算和社平工资有关。而一般来说,如果是在2023年退休的人,则其计算养老金计发基数时,一般是按照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进行计算的,而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则一般还需要等到下半年的时候才会发布。因此,在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之前退休的人员,养老金会暂时按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计算,而等到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发布后,这些人的养老金就会按照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重新核算,并补发少领的养老金。
免责申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